我市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情况通报
天然气已成为我市居民生活的主要燃料之一,也是生产企业、公共服务行业首选的原料或燃料。目前,全市使用天然气的家庭用户已接近90万户(这几年,每年以10万户速度增长)、生产企业70多家、公共服务用户2200多家。预测2009年用气量将达4.8亿立方。
由于季节性用气量差别明显,每到冬季,随着气温的下降,用气量会迅速上升,上游供气商对下游城市不承担季节性调峰,城市保供压力增强。今冬我市天然气供需矛盾尤其突出。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西气东输增量没有确定、川气东送未按原定时间供气。进入冬季,由于北方取暖用气大幅增加、超出预期,中石油紧急调配南方城市用气指标用于保供北方重点城市今冬取暖用气,原先有望获得的增量无法落实;且川气东送没有按原定时间实现供气,具体供气时间目前也不明确,沿线城市冬供之前能否用上川气无法确定。
二是刚性需求增长,供气规模的扩大,季节性用气量差别明显(冬季是夏季的2~3倍)。目前我市家庭燃气取暖锅炉用户约2万户,仅在冬季取暖时使用,致使冬季用气量每日骤增30多万立方。企事业单位单季节燃气锅炉(只在冬季使用)和油气两用锅炉(可用其它燃料替代)670台,日用气量40万立方,其中单季节锅炉日用气量26万立方。这些用户使得我市冬季用气量明显增长。
三是冬季增量气源的组织难度加大。虽然港华公司投资亿元建成了储气能力300万立方的液化天然气储配站,可用于城市应急调峰,但由于全国多数城市用气紧张,组织采购液化天然气的难度很大(目前气温回升情况下,每天只能组织5万立方),储配站存量不能及时得到补充,若每天按30万立方调峰,也只够一周的用气。
综合上述原因,今冬我市气源紧张将是常态。
根据对市场需求的预测,今年冬供三个月(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天然气缺口在5000万立方(如遇严寒气温,实际需求量还将增加10~20%)。在气温下降时日用气量将达到150万立方,日缺口在50万立方左右。
今冬天然气供应面临的困难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领导下,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应的保供方案,以确保居民生活用气不受影响,确保全市生活、生产秩序正常。根据国家天然气保供序位和我市天然气保供要求,主要采取以下保供措施:
一、千方百计、不惜代价组织增量气源
已成立专门的增量气源采购小组,分赴气源地全力以赴为我市争取增量。一是积极与上游管输气供应商沟通、协调,在供气紧张时,力争更多增量;二是已紧急启用江北母站,日供气量可达到10万立方;三是近期已全力增加液化天然气的采购,利用目前气温回暖之机,力争短期内将液化天然气储配站存量达到300万立方,同时在冬供期间保证每天增加液化天然气不少于5万立方。
二、对不影响生活、生产的用户实行限供、停供
1、按照保供方案和合同约定对大型可中断工业用户和油气两用锅炉实施停供,每日可减少天然气需求量20万立方左右。
2、对签订年度用气计划合同的一般工业用户严格实施计划供气,并按照告知(实际用气量达到计划量的90%)、降压供气(实际用气量超出计划量)、强制停气(实际用气量达到计划量的110%)的程序实施限供或停供。
三、应急保供
我们将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全力做好气源保障,尽可能减少对用户的影响。但当出现严寒天气导致增量气源组织困难、需求量超出预测量,或上游输气管线故障等原因导致供应量减少等特殊情况不能满足需求时,将依照天然气保供序位,根据气源情况依次停供取暖锅炉、一般工业用户,确保居民生活用气。
发生突发性燃气供应事故,按照市政府下发的《南京市突发供气事故应急预案》处置。
特别提醒:
1、冬季用气高峰期间,市民要提高用气安全意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倡导全社会节约用气,改变烹饪方式、尽量缩短用气时间,燃气锅炉取暖家庭尽可能使用其它取暖方式。
3、在冬季用气高峰前,油气两用锅炉用户必须做好设备保养及油料储备工作,当天然气供应紧张时,天然气供应企业提前5日通知,用户应按通知要求及时转用其它燃料。
4、工业用户合理调整生产计划,尽量少用天然气,充分做好全市应急保供时停止用气的准备。
同时希望工业用户和油气两用锅炉用户从整个城市保供的大局考虑,服从计划供气调度,科学安排、调度好自身运转,严格按计划控制好自身用气量。
| |TOP| | ||
| 首页 | 联系方式 | 便民服务 | 统计报表 | ||
|
||